» 您尚未 登录   注册 | 帮助 | 社区 | 首页 | 无图版

纵横道| 纵有千古,横有八荒,所行道也。 -> 『望门投止』 -> 中国古代同性恋的俗雅之称及其出处
 XML   RSS 2.0   WAP 


--> 本页主题: 中国古代同性恋的俗雅之称及其出处 加为IE收藏 | 收藏主题 | 上一主题 | 下一主题
尚傲



级别: 衙役捕头
精华: 0
发帖: 158
沙场经验: 544 点
纵横通宝: 3937 两
贡献值: 0 点
明堂之令: 0 枚
朋友圈: 色即是同
在线时间:66(小时)
注册时间:2009-08-22
最后登录:2011-03-31
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

中国古代同性恋的俗雅之称及其出处

1.余桃之爱. 出自春秋卫灵公宠弥子瑕事.  
2.龙阳之兴.出自《战国策.魏策》魏王与龙阳君事。 
3.抱背之欢.出自《晏字春秋》齐景公与羽人事。4.断袖之癖.出自汉哀帝与董贤事.  
5.男风或南风.大概由《商书.伊训》“三风”中“乱风”中四愆(qian)之一“比顽童”
6.宠娈童.杂说娈童始于黄帝,但未足信.
7.外风或外交.出处不详,但叫法久矣.明冯梦龙《情史》将TXL编在“情外类”,毫不贬斥。 
8.嬖幸。见诸史书.此语专用于帝王之幸. ` '
9.兔子或兔儿爷.出自清初袁枚(好男色)《子不语》中胡天宝事.  
10.狎狡童.见《诗经》之《狡童》。
11.男色.疑出自《逸周书》或汲冢<<周书>>“美男破老”、“美男破产”。此说久矣,未知源头。 '
12.相公(又:相姑).出自明清以来狎男戏子风。相公即兼以色事男之男伶。   13.契哥契弟.久传与福建。清时福建交契之风极盛,契哥去契弟家,弟之父母待契哥如女婿,毫不怠慢。弟娶妻,聘礼常由契哥包置。婚后,哥弟仍好如初。  
14.嬖僮.《左传》中鲁公子与汪锜情事   鲁国公子有汪锜为其嬖僮。在齐鲁之间的一次战斗中,他俩同乘一辆战车奋勇拚杀,一同战死,一同停殡。国人因汪锜年幼,欲以殇礼葬之,孔子听说后曰:“能执干戈以卫社稷,可无殇也。”意思是说:汪锜能拿着武器保卫国家而战死,没什么成年不成年(葬礼)的区分。
    殇礼就是没成年就死去的人之葬礼,孔子念其贞勇,力排众议,坚持给予汪以成年葬礼,可见嘉起忠勇。二人之情事国人尽知,忝列大夫掌礼仪司法、施教化的孔子不可能不知,但孔厚其葬礼,足见至少是宽容二人的情事。没想到两千多年前的孔夫子竟比当今某些所谓的“正人君子、正常人”不知开明多少倍,难怪是古今第一大圣呢!!!
    顺便说一下。《诗经》中歌颂男欢女爱之篇甚多,其中就有多篇后代疑为颂“两男相悦”的,如:《山有扶苏》、《子衿》、《扬之水》等。更有《郑风.女曰鸡鸣》一篇,颂一贤女劝夫勤劳并交良友,后世多以鸡鸣比贤女。历代注此诗的方家皆未注意此诗后几句很有些贤妻宽容其夫的TXL的意思。     原文“知子之来之,杂佩以赠之。知子之顺之,杂佩以问之。知子之好之,杂佩以报之”。
    译文:知你对他勤眷恋,我解佩玉表奉献。知你对他很体贴,我解佩玉表慰问。 知你对他很爱好,我解佩玉以报答。(参照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《先秦两汉诗精华》王泽君先生译注)
    注:1.《集传》:来之,致其来也。陈奂《诗毛诗传疏》:古者谓相思勤为来。2.顺:爱也。谓与己和顺、体贴。3.好:与己同好。4.诗句尾的“之”指来宾,即夫君之友。句中“之”是虚词,无实意
    两千年前的孔子不可能读不懂今天的人都能读懂的诗中爱意。而他删《诗》时却将这些全保留了下来,足见其开明。今人一味地说孔子 保守消极,真是不读孔,偏误孔。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15.爱孺子.孺子原是童子之意,后又用到妻孥身上。再后来用到能执“妻道”、“妾妇之道”的男子身上。如汉高祖刘邦幸籍孺、汉惠帝幸闳孺。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对此二孺只传姓不传名可见一斑。
16.交方士。此说多见于皇族贵宦,方士一般是俊美的道士。此风盛于唐。太宗废太子承乾好女色又宠娈童称心、方士秦英,太宗杀其宠妾及二人,承乾恨之,欲谋反,事泄而遭废武则天子李弘、李贤均宠方士。
唐皇因与老子同姓,国处极崇道。
17.男妾或男夫人。此语古来久传。
18.“娄猪艾豭。春秋时宋朝相貌俊美,他既受卫灵公(余桃之祖也)宠幸,又与灵公夫人南子有私。奸情路人皆知,一次卫太子过宋,宋人歌之曰:“既定尔娄猪,盍归吾艾豭?”意思是说:你们求子的母猪已经得到了满足,为什么还不归还我们那漂亮的公猪?于是后世出现了“娄猪艾豭”的说法,艾豭指靠着与家主的TXL关系而私通家主妻妾(娄猪)的人。
19.“鄂君绣被”。 语出鄂君与越人
鄂君子皙是楚国令尹,貌形俱美。一日他泛舟水上,一划船的越人暗生倾羡,用越语歌吟:“……山有木兮木有枝,心悦君兮君不知。”鄂君即刻回应以行动:“乃行而拥之,举绣被而覆之。”就是说愿与之同床共寝了。后世用“鄂君绣被”表示对TXL伙伴的怜爱。
20.养小史。晋代周小史乃俊男,时人狂爱之。张翰就作过《周小史诗》颂之。南朝宋谢惠连有《赠小史杜灵德诗》,可见那时已称所爱之俊童为小史了,后世多用此语。
21.弄儿。汉武帝宠金日di(此字是“石单”合成,电脑输不上)之长子,呼为“弄儿”。一次,弄儿从后面搂住武帝的脖子亲热,恰巧金来奏事,见了后用眼瞪弄儿,弄儿吓得哭着跑开,对武帝说:“我父亲发火了”。武帝怒向金道:“为啥给我娃发火”。后来弄儿长大,在殿下与宫女调情,被金撞见,金恶之,以家法杀了弄儿。武帝生气地质问金,金伏地哭着说了杀子的原因。武帝伤心得泪流不止,从此更加敬重金。见《汉书.霍光金日石单传》。后世弄儿之称不绝。
23.入幕宾.出自东晋桓温与郄超事。   桓温是东晋权臣, 郄超为其心腹谋士。某晚二人同宿,早晨谢安等前来议 事,偶然发现郄氏犹在睡帐当中。谢安笑谓:“郄生可谓入幕宾也。”入幕之宾的典故由此而来。
24.情友.语出何朝不详。但《红楼梦》写宝玉秦钟恋时说“恋风流情友入学堂”。(注:所有称谓里笔者最爱此称,因其最雅而又有人情味,也不驳伦理)
25.蝶戏。出自《阅微草堂笔记》某巨室事。  
26.贴烧饼. 此语指两男交合,明清之际即有,是俗口。《红楼梦》上常有此语。
27.养小子。《红楼梦》中贾珍骂贾芹:“养老婆小子”。《红》中养小子的何至贾芹呢,贾珍自己也养。

[楼 主] | Posted: 2009-11-10 19:28 顶端
trueth74





级别: 节度使
精华: 0
发帖: 673
沙场经验: 1572 点
纵横通宝: 4490 两
贡献值: 0 点
明堂之令: 0 枚
在线时间:780(小时)
注册时间:2009-09-25
最后登录:2011-10-21
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



古代男子TXL


  古代的男TXL,信而有徵的,是从春秋战国开始。
  分桃:指的是卫灵公与弥子暇。根据记载:「与君游于果围,食桃而甘,不尽,以其半啖君。君曰:爱我哉!亡其口味以啖寡人。」大意是弥子瑕将吃剩的桃子献给灵公,灵公不以为忤,反而赞扬。所以「分桃」一词,在后世成了男TXL的代名词。
  龙阳:《战国策 魏策》中记载:「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。龙阳君得十余鱼而泣下,王曰,有所不安乎?如是何不相告也?对曰,臣无敢不安也。王曰,然则何为涕出?曰,臣为王之所得鱼也。王曰,何谓也?对曰,臣之始得鱼也,臣甚喜;后得又益大,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矣;今以臣之凶恶,而为王拂枕席;今臣爵志人君,专人于庭,避人于途;四海之内,美人亦甚多矣,闻臣之得幸王也,必亲上而趋大王,臣亦犹恐臣之前所得鱼也,臣亦将弃矣;臣安能无涕出乎?魏王曰:误。有是心也,何不相告也?于是布令四境之内,曰有敢言美人者,族。」是说龙阳君忧心会失宠,魏王为了安抚同性爱人,便下令有献美人者,诛其全家。「龙阳」也成了男TXL的代称。
  断袖:《汉书 董贤传》:「哀帝幸董贤,与共卧起;常昼寝偏藉上袖,上欲起,贤为觉,不欲动贤,乃断袖而起。」 西汉哀帝宠爱董贤,有一日两人相拥而眠,先醒的哀帝发现袖子被董贤压住了,不忍惊扰好梦方酣的爱人,便用剪刀将龙袍袖子给剪了。哀帝对这位情人的体贴细心成就了中国TXL史上有名的「断袖」故事。
  男色:是相对于「女色」。《汉书 佞幸传》曰:「柔曼之倾意,非独女德,盖亦有男色焉。观籍、闳、邓、韩之徒非一,而董贤之宠尤盛,父子并为公卿。」籍指的是汉高祖刘邦的男宠籍孺,闳是汉惠帝的男宠闳孺,邓是汉文帝的男宠邓通,韩是汉武帝的男宠韩嫣,董则是「断袖」的董贤。
  男宠、外宠:男宠指男子以美貌而见宠,而宠他的是男子而非女子;男外女内是中国的传统观念,于是,外宠就成为男性受宠者的代称。《宋书 五行志》上记载:「自咸宁太康以后,男宠大兴,甚于女色,士大夫莫不尚之,天下咸相仿效,或有至夫妇离绝,怨旷妒忌者。」
  男风、南风:南风即男风隐讳的写法。汤显祖的牡丹亭里唱道:「你是那好男风的李猴,着你做蜜蜂儿去,屁窟里长拖一个针」;「并蒂芙蓉连理枝,谁云草木让情痴,人间果有南风树,不到闽天哪得知?」指闽中地区男风盛行,甚至可以明媒正娶。明末李渔的无声戏中有:「南风不识由何始,妇人之羞贻男子」
  基奸(基是鸡):原是?奸(?是因这个字打不出来,上田下女,音鸡)《康熙字典》根据杨氏正韵笺曰:「律有?奸罪条,将男作女。」,后写成基奸是因「?奸」之音误,指男人与男人之间的性行为。
  旃罗含:一般人比少用,在佛经中直接翻译成汉语的男色,明人沈德符《万历野获编 男色之靡》中:「佛经中名男色为旃罗含。」
  走后庭、坐车、走旱:「水路不走,走旱路」,都是指男人间的性行为。
  勇巴:把男色的「色」上的「刀」移到「男」宇上面,便成「勇巴」,为男色的隐语。明孙继芳的《矶园稗史》记载:「京师士大夫,一时好谈男色,恬不为怪,讳之曰:『勇巴』」明中叶后,常用此语,让非此道中人看不懂也听不懂。
  翰林风月:古代家眷不在身边的官吏,很容易和身边的僮仆产生TXL;在翰林院中的官吏因常被禁足,所以也容易和同性发生关系,清石头点上道:「那男色一道,从来原有其事,读书人的总题,叫做『翰林风月』。」
  以上的TXL别称,都是见诸书册的,中国地广,各地乡语也有不同称呼。石头点道:「若各处乡语,又是不同,北方人叫『炒茄茄』、南方人叫『打蓬蓬』、徽州人叫『塌豆腐』、江西人叫『 火盆』、宁波人叫『善善』、龙游人叫『弄苦?』、慈溪人叫『戏虾蟆』、苏州人叫『竭先生』..........」真是多不胜数啊!

[1 楼] | Posted: 2010-01-01 17:40 顶端
 
纵横道| 纵有千古,横有八荒,所行道也。 -> 『望门投止』




Powered by Code © 2003-05  skin design: zonghengdao.net
Total 0.016011(s) query 6, Time now is:10-22 00:53, Gzip enabled
鄂ICP备05015257号

You can contact us